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区位图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深圳与香港一河相连。站在深圳皇岗口岸落马洲大桥桥头旗楼的观景平台上俯瞰“一河两岸、一区两园”,深圳园区一侧“国之重器、湾区基石”的新皇岗口岸建设如火如荼,香港园区呈现全面开工建设的场面,机械车辆往来频密——这片热土就是国家级战略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河套合作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总面积约3.89平方公里,包括深圳河南侧的香港园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面积约0.87平方公里,深圳河北侧的深圳园区面积3.02平方公里。小地方可以有大作为,小空间孕育着大未来,一座科技创新新城正冉冉升起。
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合作区建设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深港河套合作区是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具有“一国两制、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独特优势。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亲自点题、亲自推动合作区建设。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规划效果图
“在河套地区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具有多重独特优势。”合作区建设事务署负责人介绍,“这里区位优势突出,跨境接壤得天独厚;制度优势突出,一区两制条件独特;空间载体独特,面积有限风险可控,涌动着勃勃生机和澎湃动力。”
目前,河套合作区“1+N”规划体系基本形成,科研载体快速聚集,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成果逐渐显现,这片热土正在书写壮阔的奋斗诗篇……
创新机制快速承载重大平台落地
河套合作区的先行启动区为我国最早建成的保税区——福田保税区。合作区建设启动以来,创新机制将老旧的仓库、厂房快速转化为批量释放的科研空间优势。短短三年时间,“租、购、改、建”四措并举整备50万平米科研空间投入使用,率先承载高端科创资源入驻,传统的保税区焕发了科技创新的新生命。
一栋由工业厂房升级改造的产学研大楼内,顶尖名校毕业生集结于此,踌躇满志。这就是位于合作区深圳园区的国际量子研究院。该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领衔,已建立了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在内的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人才团队。研究院以聚焦量子物态、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以及“卡脖子”科研装备等量子工程应用领域,逐步打造国际一流共享共用和产业化中试平台。
2021年10月,国内自主研发的加速电压为30kV专业级场发射电子束刻蚀机样机第一代实验室样机,成功落地国际量子研究院,攻克了国内量子科技领域的一道“卡脖子”难题。
国际量子研究院
南科大(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量子器件与芯片加工中心主任刘松表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发展量子科技,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个领域用到的所有科研设备、装备都是进口。此次30kV专业级场发射电子束刻蚀机样机的落地,意味着电子光学系统、电子束束闸等关键核心技术被攻克,能够同时满足小批量芯片的研究开发和加工制造需求,且该设备完全由国内自主研发,目前在国内处于完成度最高、技术最领先的水平,有望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在微电子、微纳光学、生物芯片制造加工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际量子研究院的发展,既是合作区深圳园区勃勃生机的一个缩影,也显示出河套合作区这一科技创新引擎的强大驱动力。为了支撑科创资源快速集聚,福田区出台了一系列聚焦科研创新的支持政策,从资金、空间、人才等方面为科研机构保驾护航。先期整备的近50万平方米优质科研空间已投入使用,率先承载香港及海内外高端科创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新引擎。
营造生态汇聚大湾区科创产业优势资源
香港具有高水平的大学、国际一流人才队伍、联通全球的创新网络、国际通行的法律制度等优势,深圳具有充足的空间、相对低的营商成本、广阔的经济腹地、国际领先的转化能力,合作区是深港优势互补的最佳对接点。
“香港科研机构、人才+深圳空间、转化”的深港科创合作模式,获得了香港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于2020年5月正式成立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是第一个入驻合作区深圳园区的香港高校。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深圳平台执行院长李世玮教授介绍,“香港科技大学目前正从产学研三个层面上积极规划孵化器、实验室、培训中心,希望最终建成国家实验室级别的科研机构”。
“楼下科研,楼上孵化!我们在创新实验室引进的项目,均可以在我们自己孵化器里进行成果转化。”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蓝海湾孵化港现已引进13个孵化企业,覆盖海洋生物、智能制造等行业,积极打造产学研创深度结合的深港创新创业生态圈。
合作区深圳园区依靠系列创新措施的推出,吸引着像香港科技大学一样的大批香港及国际优质科研机构和人才入驻。截至目前,合作区深圳园区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逾百个,努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港澳青年创业圆梦的最佳地
日前,2021年第十三届深创赛行业决赛圆满结束。经过激烈角逐,合作区内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在孵香港企业舒糖、奇捷、思特迪荣获企业组、团队组优秀奖。
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由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教授和3位博士生一同创立的。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
创始人魏星介绍,公司所做的新产品——EDA工具,类似软件里的OFFICE工具,可以防止在数字电路设计逻辑功能更正工具方面的垄断。像这样具有港澳背景的团队,在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还有20多个。
为何如此多青年都能在这里起航梦想?因为这里向港澳青年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孵化加速平台。一是交通便利;二是与香港高校人才技术合作最广泛;三是服务体系最全面。这里每天都在演绎着携手合作、融合创新、奋发共荣的故事。
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连接器”
随着合作区深圳园区开发建设的务实推进、快速见效,极大激发了香港各界支持、参与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联动香港园区发展的热情,深港科创合作形势一片向好,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未来可期。
2021年10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明确香港将规划构建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构建“双城三圈”的空间结构。深港合作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属于“港深紧密互动圈”,区域联动、协同发展将更紧密,合作能级将会大大提升。
新皇岗口岸规划图
福田区委书记黄伟表示:“自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平台,皇岗口岸重建全面铺开,国家级平台枢纽、国际量子研究院、香港高校科研机构等逾百个重大项目密集落地,7个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相继启用,科技创新在这里迸发出勃勃生机。今年9月,深港签署‘一区两园’合作安排,内地首个深港联合办公室投入使用,河套深港联合科技创新园明年将投入使用,深港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合作区实现‘一年一个样’。”
来源:南方日报、新华社等
本文转载于香港中联办公众号*